醫者,仁心–黃勝雄院長

醫者,仁心–黃勝雄院長

Jan 23 2019
文:簡英慧

null

  「我必須與德國的基督徒們一同經歷祖國歷史上這艱難的時期,倘若我不能分擔同胞當前的試煉,就沒有權利參與戰後基督徒生活的重建。」

~~潘霍華寫給尼布爾的道別信。

1939年,對德國認信教會無力對抗納粹政權感到失望的潘霍華(Dietrich Bonhöffer 1906-1945),萌生移民美國的念頭。但到了美國之後,他很快地打消了移民的念頭,毅然決然地返回德國。他在寫給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 1892-1971)的道別信上,寫下了這樣的話。

效法史懷哲,改行醫學路

  黃勝雄醫師,出生於台灣草屯的大家族,天資聰穎的他在家中排行老二。就讀於師大物理系三年級時,因雙側鼻竇蓄膿症開刀住院,當時,郭馬西牧師來探望他,送他兩本書,改變了他的一生。第一本是《人類的命運》(Human Destiny),另一本是《史懷哲自傳》。《人類的命運》是法國生物學家杜諾伊(Pierre Lecomte duNoüy 1883-1947)論述生命的起源,本書論述DNA的聚合不是偶然,因為用或然率計算,組合DNA所花的時間將比地球存在的年數還大。第二本《史懷哲自傳》,(Albert Schweitzer 1875-1965)史懷哲原本是學神學的,但看到非洲剛果的需要,他認為在非洲傳道光講神學是不夠的,還需要用更實際的方式來傳道。在他三十歲時,他重新再去讀了7年的醫學,然後到非洲醫療傳道。當時還在讀物理系三年級黃醫師,思考自己的未來,如果他繼續讀下去,也許是教書、做研究……,但他希望自己能找到另外一層生命的意義,於是他效法史懷哲,重考進台北醫學院學醫,也在聖經中找到生命的意義,受洗歸主。

醫學生時代,與TCMA同服事

  讀北醫的期間,開始參加TCMA(當時為CCMA)的服事,也在此認識了許多醫界的基督徒前輩如蘭大弼、董大成、侯書文、莊明哲、趙榮發、吳震春、周神榮……等人,一起去偏鄉醫療服務,也讓信仰不斷成長。在馬偕實習期間,曾隨吳震春醫師參加日本的基督徒醫學協會(JCMA)與日本海外基督徒服務社(JOCS)提供給亞洲基督徒學生參加的研討會,參與國際會議與會後的見學,提高了他的眼界。在台灣的這段時間的醫學生活,是與TCMA緊密的聯繫,當時認識的一些醫界基督徒的朋友,到現在仍維持很好的友誼。

  就學期間就已考上美國的外國醫學生教育委員會(ECFMG),通過此考試的國內醫學院畢業生就等同美國國內醫學院畢業的學歷,可以申請到美國接受畢業後的住院醫生訓練。無奈在辦理出國手續時的身體檢查發現感染了肺結核,應該是在軍中被感染的,所以沒有辦法去美國。這讓他陷入悲傷、沮喪的情緒裡。有次,來台北辦事,到吳震春醫師家吃飯,正巧遇上彰基的蘭大弼院長,他們鼓勵他,叫他不要煩惱,現在的醫療發達,六個月就能治癒,不要被這樣的小挫折打敗。半年後,已看不到肺部的陰影,但仍繼續服藥一年。此時,蘭大弼醫生邀請他到彰基擔任住院醫生,開始了外科第一年住院醫師的訓練。在彰基擔任了兩年半的住院醫生之後,與新婚一年的妻子暫時分開,赴美開始另一段醫療訓練的旅程。

赴美深造神經外科,成為醫師中的醫師

  從醫學院畢業、實習,擔任兩年半的住院醫生,赴美之後,又從實習醫生做起,從1961年就讀醫學院起,到1977年擔任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神經外科顯微外科研究員,人生旅程上看似機緣巧合或是高山低谷起起落落,卻是上帝一路的保守引導,也得到台灣與美國非常有經驗的教授、醫師們的臨床指導,讓他有更紮實、更穩固的經驗,上主賞賜智慧。

  在費城、匹茲堡的行醫歲月裡,豐富的人文生活也加深了他生命的深度。這幾個美國開國就發展的城市,有許多有影響力、被紀念的人士,他們的事蹟仍與這些城市連結在一起,有富蘭克林 (著名政治家、科學家,外交家及發明家、美國獨立革命時重要的領導人之一)、福斯特 (音樂家,美國民歌之父)、卡內基 (慈善家,20世紀初的世界鋼鐵大王兼20世紀首富)、葛麗絲凱莉(明星、摩洛哥王妃)、奧斯勒(著名內科教授,也是影響美國醫學對多的人之一) 、 以及費城之音與費城交響樂團。

  1978年,他開始擔任費城傑佛遜醫學院的助理教授,負責研究神經外科與腦血管研究中心。此時,許多病患在他的精湛的醫術下得到醫治痊癒。因此,他得到了一個「醫師的醫師」(Doctor’s doctor) 的雅號,並受邀加入雷根總統的醫療團隊。

故鄉的呼喚

  他在美國行醫25年,看過了許多病人,整理起來居然有近十萬本病歷。按美國神經外科學會統計,他的工作量是平均值的一倍,每年看診的病人約有五千六百人,數十年如一日。但也犧牲了許多與妻子、孩子相處的時光和自己的生活品質。唯一值得自傲的是週日全家會一起去教堂做禮拜。1993年,他決定從繁忙的醫療生涯中退休,轉換跑道成為一位宣教師,他的美國友人們為他安排的惜別會,竟有幾百人參加。

  除了在台灣求學期間參與TCMA的服事之外,在美國行醫期間,他也參加了美國基督徒醫師、牙醫師協會(Christian Medical Dental Association,簡稱CMDA-US)一起參加每月一次的查經聚會,與一些基督徒醫生交流,也因而認識世界各地不同的基督徒醫師以及醫療宣教的醫師。因為如此,讓他更明白他的生命不能單只為自己燃燒。他也立下心志,如果有機會,他要去做醫療宣教的服事。為此心願能落實,在繁重的醫療工作之下,他還修習了神學課程。1981年,他在傑佛遜大學教書的一對夫妻好友送他一本書,是他們故鄉一位退休的醫療宣教師貝克(Dr. Carl K. Becker)在1964年所寫的《我的另一隻手》。他參與非洲內陸(剛果東部叢林)內地會服務28年,始終感受到他所做的每一件事背後都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推動。這本書也啟發了他日後醫療宣教的心志。但是,哪裡才是上帝要他去的禾場呢?當他讀到聖經馬可福音六章4節:「耶穌對他們說、大凡先知、除了本地親屬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意思是在自己家鄉是不被看重的,於是,一有機會,他隨著醫療團到墨西哥義診、尼泊爾的醫院短期服務,拜訪過德蕾莎修女,從不同的經驗和感受裡,得到了許多啟示,也尋訪自己能去服事的地方。學生時代在TCMA的服事,也讓他想起了故鄉的需要,但他到底要往何處去呢?1992年,吳震春醫師因為去祕魯開會,不幸小中風,送到費城讓他治療,癒後返台前,再一次問黃醫師:「要不要回台灣?」當時,孩子已經都長大了,牽掛已減輕。之後,他先返台演講,與董事會接觸,和老朋友見面。後來,彰基另聘院長,但前門諾醫院院長薄柔纜醫師一句:「美國很近,花蓮很遠。」讓他反思自己服事的目的與道路,上帝卻幫他開了花蓮門諾醫院這條新路。

領導門諾,開創新局

  潘霍華,這位在二戰期間,秉持著基督信仰的堅持,即使在他的本國會受到他同胞的拒絕,甚至遭受生命危險,他仍義無反顧地回去與同胞在一起。因為只有和國人共患難,才有機會與國人同歡樂。潘霍華落實他對上帝的信仰,揹起十字架來跟隨主,回到自己的本國本鄉,擔起自己身為基督徒的社會責任,這樣的精神感召了黃院長。從受感動要走醫療宣教,到尋求印證,充實自己的神學素養,一直到真正落實回到台灣,經過12年的漫長歲月。在這段時間裡,上帝不斷透過經文、環境、朋友、以及書籍,來調整他的眼光,改變他的方向。1993年,他在門諾醫院人事最動盪、經濟條件最不好的狀況下接任院長之職,捨下了名醫的光環,只願跟隨耶穌的腳步。因為有感花蓮人口老化,許多年輕人外出,1997年於是設立門諾社會服務基金會,兼任董事長。這個基金會提供居家送餐的服務,幫助無法自理的老人與家庭。

  1993年到2004年擔任門諾醫院院長期間,他看到神的恩典也一直臨到門諾醫院,神給黃院長智慧,讓他的精神感召了許多醫生願意到花蓮來服務,也藉著從個人、團體、企業來的捐贈,讓門諾醫院新蓋平安樓和綜合大樓。除了醫療傳道之外,也藉由不同的方式,聯辦花蓮的藝文活動,提升心靈的層次,撫慰人心。神藉著他激勵了台灣許多有愛心的人,就像五餅二魚的故事一樣,門諾醫院發展到今天的景象。2002年他擔任TCMA理事長任內,成功在台灣舉辦ICMADA世界大會,來自全球六十餘國八百餘人醫師、牙醫師和眷屬一同聚會,讓國際醫療傳到參與者看見台灣。他認為身為一位領導者,必須要有某種程度的宗教情懷,這樣才會帶出屬靈的眼光與高度,不會只看到這件事情的功利來決定事情該做或是不該做。虧了,不足了,上帝就會給,相信上帝會帶路,這就是恩典。

回台灣買靈魂,典範傳承

  22年前他回來台灣服事,並不是為了門諾醫院,而是要服事上帝。他回想自己的生命,若不是神帶領他到第三世界去醫療宣教,而只待在美國,他也許就是享受在物質上的方便跟金錢上的滿足,這樣與行屍走肉有何分別?怎能被稱為一位好的基督徒?所以,他回來台灣,是來買回自己的靈魂,不管前面環境如何,而是為了完成主給他的異象與使命。在2012年他獲頒醫療奉獻獎。2016年,他在台灣服務滿22週年之後,他退休回到美國定居,償還拖欠許久的兒孫債,頤養天年。美國25年、台灣22年,這位福音宣教師用神賞賜給他的恩賜回饋在祂的子民身上。退而不休的他,完成了他的自傳《回台灣買靈魂》,他分享他從醫的心路歷程,仁心仁術秉持的是對人對神的愛。在書中,除了感謝他醫療生涯中一些重要的夥伴,另外也是為台灣的醫學生而寫,也為台灣的基督徒寫的。

  摩西這樣禱告說:「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

(詩篇90:10)

  托爾斯泰的短文「農夫和田地」這樣寫著:
  有一個農夫勤奮工作,飯也來不及吃,天使看他很可憐,就說:上帝要給你土地,你只要跑哪一圈就是你的。他跑完自己一圈,想到還有子女,再跑一圈,想到還有親人,又多跑一圈,最後他跑完,太累倒地死了,結果他甚麼也沒有得到。

  人在世上終日勞碌的目的是什麼呢?是非成敗轉頭空,我們人的一生還有什麼好誇口的?黃院長從年輕時尋找到生命的意義,把自己的生命與主連結,尋求主的心意,而非自己所愛,用他一生來作主的工,委身於主,而非委身於環境。前面的道路,即使看似無路可行,但是,尋求主心意的人,必定在困局中能走出新路,因為這路是耶和華所開拓。人所要的生命價值,是永恆的價值,應當要活出這樣的意義來。

  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

撒迦利亞書4:6

  黃勝雄醫師自傳,《回台灣買靈魂;門諾醫院,黃勝雄醫師回憶錄》,黃勝雄。台北市遠見天下文化。2016。

null

null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