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小棧-委身醫療位分的滿足

委身醫療位分的滿足

  根據2012年9月27日的《財訊》獨家調查,近三成的台大醫學系學生後悔念醫科,有近一成不再把「畢業後當醫生」當做唯一志願。留下來當醫生的,很多都想要逃離四大科,以免刑責上身,甚或想逃到國外行醫。原本為醫病的醫師紛紛改為醫醜,並美名為醫美。一位台大醫六的學生說他會繼續完成醫學院的學業,只是為了給父母一個交代。今年父親節,一位傑出的台大醫師竟然自殺。

  最近,筆者應邀到中研院參加台灣史研究所為譚維義醫師舉辦的口述歷史座談會,83高齡的台灣醫療傳道元老以謙卑喜樂的心述說往事:當年32歲的譚維義夫婦帶著四個年幼的子女,回應上帝藉醫療服侍的呼召,於1961年由美國抵台,並於1968年創辦台東基督教醫院,直到1994年退休,他們甘心地以宣教師微薄的薪水在台灣服侍主達33年之久。創院之初,曾有六年只有他一位醫師,必須天天值班,有時甚至要連續開刀72小時,他和當護士的妻子秀麗卻滿有喜樂和滿足。他們的一生證實耶穌的應許:「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

  對照台灣高社經地位的醫師,許多人欠缺的是喜樂與滿足。的確,喜樂與滿足是無價的,這和生命是否有意義以及人心是否無私有關。史懷哲醫師說:「尋找並發現如何去服務人才能使自己滿足。」「人生的目的是服務,應當對人表達同情並決心助人。」他親身體驗了無私服務的滿足和福杯滿溢的人生。

  耶穌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哪裡,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裡;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更清楚的指出我們敬重醫療位分應有的態度。

董倫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