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跟隨腳蹤-徐瑗澤-1
學 校:義大利帕維雅大學醫三
姓 名:徐瑗澤 同學
抱著期待的心情來到台北天主教耕莘醫院,在安頓好宿舍後就到牧靈部開始今天的第一個行程。在邱組長介紹牧靈部以及耕莘醫院的歷史之前,他先帶著我們到了醫院的聖堂和志工們一同祈禱,這是他們每天在工作開始前必做的事。當下腦海中浮現聖經裡的經句:「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撒加利亞書4:6)接著我們來到乳房醫學中心,跟著家醫科戴愛仁醫師的門診,特別的是戴醫師不單是一名醫師同時也是位修女。戴修女很有耐心地跟我們解釋每位患者的影像結果,也趁著沒有患者的空檔為我們播放關於如何乳房自我檢測及觸診的衛教影片。下午我們跟著關懷師到病房探訪病患,我們首先探訪的患者是一位老奶奶,她雖然口齒不清,但從眼神中可看出她因獨自住院而想與人交流的渴望。關懷師雖聽不懂老奶奶想表達什麼,仍親切且耐心地與她聊天,而在我們離開病房前,老奶奶也對關懷師握了握手。對於關懷師的溝通能力我特別感到敬佩!關懷師們也跟我們分享了許多小故事,在許多勉勵的話語中印象猶為深刻的是:「一位醫師並不單單只扮演著看診的角色,在團隊當中的指導、溝通以及知識上的傳承也是極其重要的。」
第二天一早我們繼續跟戴修女的家醫科門診。與乳房健康中心不同的是家醫門診的多樣化。透過許許多多的病人、各式各樣的病情,提醒著自己接下來幾年在專業上認真學習的重要性。跟診結束後,戴修女還不忘勉勵我們未來在當一名醫師時,要記得多多聆聽患者的聲音。下午我們跟隨長期照護中心的護理師外出居家訪視。未抵達患者家前,護理師已先跟我們解釋個案的狀況。因為患者家境不好,因此在患者的照護上難免有些不周全的地方,所幸病患家人都很用心學習如何照護病人。此次的出訪實際踏入個案的家中,我才意識到北部的城市貧富落差有多大,也深刻體會到居家患者們照護環境的不同常常是因著家庭背景而有所不同,這反映出教育的重要。我不禁思忖,當惡劣的環境一代代地傳承,我們該如何進步?社工的介入又能幫助多少呢?一同出訪的護理師也是基督徒,她問患者是否願意讓我們為她祈禱,即便信仰不同,患者還是很感動的點頭答應。看著患者因病痛無奈的模樣,我們也只能跟她說聲:「加油!妳很勇敢!辛苦了!」
第三天的行程先是跟著牧靈部的關懷師到護理之家觀摩再到偏鄉服務。護理之家居住著各行各業的大人物、小人物,有醫師、教授,也有退休的研究人員。在護理之家有一位基督徒的住戶和我們聊得很投緣,樂觀開朗的態度似乎讓他有影響著周遭其他住戶及醫護人員的力量。之後,我們跟著另一位關懷師到加護病房以及呼吸病房探訪。加護病房探訪時間有限,因此不同於普通病房與護理之家可以長談,而是快速地巡視、短暫的關懷並盡可能將時間留給來探訪的家屬們。此次見習最後一個行程是跟著家醫科謝醫師上山到烏來區的福山診所服務。一路上走走停停,到各個部落定點服務。因車外有標明是醫療巡邏車,護理師還分享他們曾經遇過偏鄉的民眾看到車就招手要看病!福山的風景很美,雖然居民不多,但是我很感嘆醫院願意每天為著些居民開車上山服務。聽著醫師的分享,才知道台灣偏鄉其實急重症的醫療資源是多麼缺乏。福山所幸離市區只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資源以及交通其實還算豐富、便利,但是那些離市區路途更加遙遠的地帶又該如何呢?
很感謝TCMA讓我有這個見習的機會!在耕莘醫院這三天,我不單單對台灣的山區又多了小小的認識也更加堅定選擇讀醫科的決心。我很喜歡牧靈部簡介裡提到耶穌說的一句話:「我鄭重地告訴你們,既然你們為我的跟從者中最微小的一人做,就是為我做!」(馬太福音25:40)其實不管是天主教或是基督教,我們都相信凡事有耶穌帶領,我相信在醫療上大家也都秉持著彼此照顧以及服務人群的一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