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跟隨腳蹤-梁愛然
學 校:高醫醫一
姓 名:梁愛然 同學
"為愛而生 為愛而活
為愛去付出 擁抱不放手
為愛流淚 為愛而笑
為愛我願意一路同行"
因為這次見習營的關係,我隨著東和外科診所的義診團隊,首次踏足蘭嶼。抵踄的那天是颱風前夕,天氣悶熱但風平浪靜,天海一色皆是讓人驚艷的蔚藍。
義診的那天晚上,我們來到朗島教會。教會坐落在村落中間,當地的王傳道以廣播系統播報村民義診的團隊來了。淳樸的人們一個一個進來,記得有個機靈趣怪的婆婆拿藥後還佯裝親我們的手,也讓我們親她;有些老年村民不擅長聽華語,旁邊來看病的阿姨還主動來幫我們把話翻譯成達悟族語。晚上回去的路上漫天是星。
之前對蘭嶼這島嶼的認識不深,到達之後聽診所院長顏醫師解釋才知道在這裡僅有衛生所,沒有診所醫院,因此病人需要搭飛機往本島接受治療,若是急診外傷送遲後果不堪設想。奈何蘭嶼人口不多也不集中,規模沒有夠能負擔更大型的醫療設施,不然會造成虧損。因此,東和的義診團隊幾乎每年都會來到蘭嶼作義診,給居民需要的醫藥。而顏醫師在30多年前已經在這島上街巷義診了。
王傳道是地道的蘭嶼達悟族人,他帶我們看達悟傳統的房屋:地下屋,高屋以及涼台,完整的結構。在體驗蘭嶼時,獨特的人文風貌經常讓我驚嘆,從語言到樣貌特徵,生活方式,達悟族人都擁有自己特別的文化。我們在朗島的碼頭跳海,當地的孩子完全不用裝備換衣,撲通撲通地往下跳,泡在海裡遊玩,阿嬤在海邊坐著編傳統手環。寧靜的海和壯奇的山石與人們毫無違和感,我們能感受人跟土地最純綷的交流.....
蘭嶼有小學國中,但島民的高中大專教育需到本島延續。醫師說蘭嶼的人口已在慢慢縮小並老年化,留在村落裡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如上面所述,蘭嶼的硬件設施有不足的地方,很多年輕人不得不出走發展,我也會思想:傳道夫婦家庭為什麼要留在這裡呢?而每一次義診,診所需要調撥人力,自費讓團隊搭船到踄,也要自行負擔醫藥費用。這些行動都要付出代價的,不論是時間還是金錢,還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什麼讓這些先賢願意付出呢?
記得主日崇拜時主席的弟兄說:蘭嶼的熱除了是因為炙熱的陽光以外,是因為他們對上帝的熱情。顏醫師說過當日在教會聽牧師講道,受神感動來到台東執業,笑說那牧師差這麼多人出去,牧師卻在原地仍在台南。在去義診的那幾天,我體驗到天父是如何以祂的愛呼召人,把這份愛傳到台灣的角落。而這份愛不止感動我們眼前看到的人,而是從上代再上代開始一直延續下來的。顏醫師說自他的老師,以及老師的老師始,已經在蘭嶼義診,見證著朗島教會從爛地到鐵皮屋,以至現在建堂的變遷。在朗島教會,我們能看見傳道的愛心和對這美麗小島的負擔,以及背後神對達悟民族的深愛。
回到台東,我們主要在診所裡學習。東和外科診所的運作方式是我之前沒有接觸過的,診所裡有禮拜堂,職員會一起晨更,午禱還有團契。我問:會直接向病友講福音,告訴他們耶穌愛你這樣嗎?醫師說不會,傳道在醫療裡面不是光用口說,而是醫療人員在運作上身體力行地行出來的。
自己在過了大一之後其實感覺到有點迷惘。原本是滿腔熱情的想要幫助人,效法耶穌的愛,不過在課業壓力中我有點迷失,當生活只剩下跟成績搏鬥,好好參與社團活動之後,起初唸醫療背後的熱衷好像跟自己越離越遠。這一次的營隊其實再次提醒了我醫療本身的意義跟價值,醫師告訴我們:我們踏上醫學之路本來就是恩賜,而我們所做的就是要回饋社會。
這次的旅程很想感謝顏醫師一家,除了給我們機會在這裡體驗醫療如何與傳道結合,也帶我們去認識台東的人文風貌,領著我們遊山玩水。東和外科診所前身是戲院,有氣派的西式建築樣式,屋頂樹立碧紅十字架,看起來就像是神的教會神的家。想當年醫師在這裡設立診所真的不容易,其實大可以在大城市裡面工作,時常跟家人同聚,掙更多的錢。但醫師聽從上帝給他的呼召,來到這裡來,最後成為別人的祝福。
希望用這一句來總結,耶穌不單是對彼得說,他已經向他所有的門徒發出了呼召:
「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
彼得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
耶穌對他說:你餵養我的小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