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跟隨腳蹤-陳韻如
學校:高雄醫學大學後醫系
姓名:陳韻如
「第一天上班,不可以遲到」,耳朵邊傳來母親大人叮嚀聲,這是我第一次到醫院診所去見習,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我去見習的地點,台中育民診所負責人張醫師也是一位知名的公眾人物,我抱著期待的心情前去。看診時間早上9點,時間還沒到就有一位太太帶著媽媽在門口等了,診所很準時開張,裡面空間不大,但是五臟俱全,我一進入診療室,裡面一位臉色紅潤,看不出來已入耳順之年的伯伯很親切的問了:是韻如嗎?這就是精神奕奕,準備要迎接一整天的張醫師,他很興奮的告訴我一整天的行程,早上看診,中午參加扶輪社聚會以及到中山醫學院演講,晚上半夜還有海洋之聲現場live廣播,行程很豐富,聽了整個精神就來了!
中午到了,張醫師穿著筆挺西裝,到長榮桂冠去參加聚會,一進去,每一位都是社會上有頭有臉的人物,約1/3是醫師,1/3是企業家,1/3是大學教授,每一位都有個可以代替自己的英文名字;像是張醫師就是pathology,簡寫path。印象中還有juice, skin等等很易於記憶的名字。剛開始我對扶輪社很不熟,只知道它就是個國際性的團體,有點類似紅十字會,這次來開了眼界,整場幾乎所有時間都是用英文溝通,因為現場也有外國人,我自己也坐在國外鋼琴家旁邊,台灣的英語教學制度,使得學生聽跟讀很厲害,但是遇到上台說部分就不可同日而語了。當然,我也是屬於想待在台下默默聽講的一群,要上台至少也得回家惡補一下我的英文,擬一下英文講稿,才有辦法自信的說英文。但是我眼見現場的人們幾乎都可以流利得暢談,我真該好好檢討!
之後去中山醫大演講,張醫師是一位有魅力的演講者,底下聽眾是一群年輕高中生,下午剛吃飽的時間令人昏昏欲睡,但是精采的兩性關係演講卻令他們開懷大笑,張醫師有攝影及拍照的習慣,即使是每個星期同樣的行程,同樣的人們仍舊不減其興致,每一次的紀錄都留下來做見證。我坐在前排練習拍照,誰說當醫師就會沒有時間擁有其他的興趣,張醫生從高中開始就會自己洗相片,自己佈置個暗房,防潮箱就放在一樓診療室旁邊,裡面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鏡頭,大大小小單眼相機以及攝影機看得我眼花撩亂,雖然我對攝影實在一竅不通,只知道要對著我的目標物拍,張醫師也很有耐心的指導我,難得我有機會變成專業攝影師,碰這些昂貴的儀器,這是難得的經驗。
最後一天在診所見習,張醫師突然說要做網路電台的錄影,手忙腳亂的我只好硬著頭皮上陣,那個時候還是看診時間,也就是突然有病患來了,我就得自己獨當一面,剛開始進行得很順利,沒想到後來還是必須自己獨撐大樑一陣子,煞時之間,覺得一秒鐘如一年般的漫長,我斷斷續續念著報紙上的新聞,緊張得手快拿不住了,甚至我連自己在念甚麼都不清楚,人家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真不是蓋的!
最後一天我到彰化王功中途之家教會拜訪做義診,我看著張醫師夫婦義診,數十年如一日般得持續著重複的工作,要不是有慈悲心腸,又如何能持久?這4天來真是個很不一樣的體驗,既有豪奢之旅,也有平民的平淡生活,更有社會下層人士無法言語的悲哀,人生百態,我想,就是我這幾天的所見所聞吧!
張醫師說,這跟隨腳蹤活動,目的不是為了要學多少醫學上面的東西,畢竟,那些都是以後進醫院實習會學的,重要的是要讓我們這些醫學生了解以後我們做醫生的生活是怎樣?在診所以及在大醫院是很不同的,這一點我也心有戚戚焉。張醫師的診間,根本是他的書房,裡面的書籍,擺滿桌面,因為空間不大,有時候有病患要打點滴,其他的人只好到外面看診,最令我訝異的是,張醫師在看診期間,除非是有致命流行病,否則是不戴口罩、手套,一整個就是很居家,跟我在其他地方見到把自己包得緊緊的醫護人員不同。這幾天,我體會到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張醫師也教我,雖然醫學很多都是死記的部分,如果可以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用推理的方法可以省很多功夫。非常謝謝台灣基督徒醫學協會給我這個機會,可以認識這麼有趣的人、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