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恒德-醫療傳道的馬其頓
醫療傳道的馬其頓呼聲-烏克蘭
作者:陳恒德醫師
在夜間有異象現於保羅:有一個馬其頓人站著求他說:「請你過到馬其頓來幫助我們!」(徒16:9)
- 馬其頓的呼聲
這段經文記載保羅第二次旅行佈道時,保羅原來想要將福音傳往小亞細亞,但聖靈不許;保羅又想將福音改傳往庇推尼,耶穌的靈又不許。在完全不在保羅自己規劃下,隨後出現了馬其頓呼聲異象,保羅立即順服聖靈帶領,將福音傳往歐洲。2023 年4 月17-29 日,馬偕醫院、北美路加傳道會和台灣基督徒醫學協會(TCMA)三單位合組「Taiwan Can Help」到烏克蘭醫療短宣團,希望能傳承150 年前來台醫療宣教的馬偕精神,也為台灣在國際發聲。透過長老會總會、外交部和烏克蘭基督徒醫療團契的在地聯繫與協助,順利獲得人道救援特別簽證,得以進入紅色旅遊警戒區的烏克蘭,成為亞洲第一個進入的醫療團(可參看TCMA 網站「台灣烏克蘭醫療團的源起」另文)。此行意外受到台灣、烏克蘭電視與平面、網路媒體的高度報導,TCMA 所屬國際基督徒醫師暨牙醫師協會(ICMDA,有84 個會員國)禱告通訊全球轉知,乃至蔡英文總統5 月25 日的接見。平安回台後,許多團體傳遞負擔、見證分享的機會與未來活動的策略討論,似乎上帝正透過烏俄戰爭的苦難,為我們開了一扇醫療傳道的大門,這在半年前發起三單位合作、促成此行的我,幾乎是完全未曾想像過的發展,當我們只不過是憑信順服「醫療傳道的馬其頓呼聲-烏克蘭」踏出小小一步的僕人,施恩的上帝卻一路保守引領說「你求告我,我就應允你,並將你所不知道、又大又難的事情指示你。」(耶33:3) - 台灣是烏克蘭的兄弟
國際醫療原是台灣行之有年援助、鞏固多個邦交國的外交策略與強項,甚至是列為醫策會醫學中心評鑑的加分題,部分經費可申請政府計畫經費補助。此行特別之處,在於完全由民間自發性、自費、徵求志願者出團到一無邦交、無駐外代表、且戰爭中的國家。但由於一年來俄烏戰爭政治、外交、軍事、經濟、人道救援等的全球衝擊屢屢佔據頭條新聞,中國對俄國經濟的支持與對台灣武統的軍機繞台威脅,也常被廣為討論,就像當年有人喊出「今日香港,明日台灣」般,國際甚至屢有「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等其實不可完全類比的憂心警語出現。烏克蘭歷史上被多國輪流佔領,有多元民族、文化、語言與意識形態的內部張力,蘇聯解體後,於1991 年獨立為新興民主政體。因和台灣無邦交,經貿交流少,過去人民彼此不多,但一年來,在媒體廣泛報導台灣和烏克蘭的處境類比與台灣對烏克蘭金錢、物資、志願參戰等,我們所到之處,不論是醫院、醫學院、市政府、教堂、餐廳、義診所接觸官員、醫療人員、民眾,都對我們似「風雨故人來」般熱情歡迎,說「台灣是烏克蘭的兄弟」,可以體會我們同樣在強權威脅下,堅韌的堅持維持現況、民主與自由的主體性,主內一家,互相為對方代禱求平安,並願積極尋求長遠的合作,建立夥伴關係。 - 戰火威脅下的公民社會與市民精神
戰爭中,烏克蘭有八百萬人離境成為國際難民,五百萬人逃離戰區,國內避難。戰前人均年收入約五千美元(台灣3.3 萬美元),戰爭中,經濟下滑30%,幣值貶值25%,物價上漲,戰前平均壽命比台灣約少9 歲。我們到的城市是烏克蘭第西部大城利維夫和其附近小城穆卡切夫。此地離東部前線遠,只偶被飛彈攻擊,又接近出境波蘭邊界,所以戰爭中,接待大量國內避難民眾或將離境難民,但是看到的卻是市容活潑、整潔,人民生活如常,早上有清道夫掃街,餐廳有人喝咖啡、用餐,路上電車來往、攤位賣花,有藝文表演,主日東正教蘑菇圓頂教堂或浸信會主日崇拜仍然多人聚會。聊天之中,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戰爭帶來的心酸故事,但又支持政府,每一個人善盡市民本分,堅信終必戰勝。例如為我們行動醫療站翻譯的一位基輔來的女住院醫師Sussana,她說戰爭初期,俄軍圍城時,她先帶母親出境逃難,但安頓好,她又回來基輔繼續受訓,因為她覺得此時烏克蘭特別需要醫師留下來,雖然醫院也走了不少人。她說基輔雖常受飛彈攻擊,但因是不可失去的首都,防空飛彈攔截戰力強,相對其他城市反倒安全。
穆卡切夫聖馬爾丁醫院院長說,戰爭初期大量難民湧入,醫院要照顧兩倍病患,也進用了多位東部大醫院資深醫師,建立了影像醫學心腦、血管疾病介入性醫療和心、腎器官移植中心。開著巡迴醫療救護車,陪我們到羅姆人(或稱吉普賽人)貧窮社區行動醫療的烏克蘭Orest醫師兼傳道人,說他家裡有7 個小孩,又空出兩房接待兩家東部逃難的親俄家庭。我看診時,一邊對跟診翻譯的住院醫師Vita 病例教學,一邊說苦難正是讓我們更倚靠上帝、品格學向基督的機會,指著那位也在看診的Orest 醫師對Vita 說,那做在小子中的一個,就是做在主身上。主說那人就是積財寶在天、屬靈生命豐盛有福的人。這也是為甚麼我們回應上帝的愛,願意不遠千里來此服事的原因,要她思想在俄烏戰爭中,上帝對她一生醫療傳道的帶領。 - 未來挑戰與合作
此行除醫療服務外,對烏克蘭基督徒醫療團契和許多建立關係的教會、醫院與個人,我們希望有一群核心同工能在主裡建立彼此「生命陪伴的家人關係」,就當地需要及可行性,引進各樣策略與國際資源,討論未來長期合作優先次序,例如北美路加傳道會已奉獻3.4 萬美元,他們建議用在小兒醫療與靠近東部前線的敖德薩和尼古拉耶夫城的行動醫療。我們也建議他們對外界捐贈所收到醫療物資,應有依需求主動徵求重點項目,要有好的倉儲進出貨管理系統,給外地來的醫療團準備常用藥品清單,規劃牙科行動醫療服務,和傷殘後送醫院合作,引入顏面重建或復健團隊等。對年輕志工的生涯規劃引導與訓練等指導,讓他們成為明日可接棒的領袖。 - 結語
烏克蘭的馬其頓呼聲,由感動、發起、得到積極回應、成行、擴大分享與未來發展,看到上帝無形的手藉著聖靈一路引導。戰爭固然源自人性的墮落,但戰爭中上帝在那裡?這雖是殘酷的苦難奧秘,但讓我們不是心懷報復的仇恨、沮喪或只想個人逃離,反倒是在苦難撕開的傷口中,看見上帝對我們個人的呼召與機會,讓所有參與的人一同經歷耶穌的同在與聖靈的奇妙工作房,成為蒙福也祝福別人的人,更歸榮耀給萬福本源的上帝。
▼ 在穆卡切夫ㄧ浸信會行動醫療
▼ 搭29 小時火車由基輔來協助行動醫療翻譯的Sussana 醫師
▼ 為一年暴瘦30 公斤的羅姆婦人看診,Vita 醫師協助翻譯
▼ 浸信會主日禮拜,北美路加傳道會鄭博仁醫師代表醫療團請安
▼ 為羅姆人看診的烏克蘭Orest 醫師/傳道人
▼ ICMDA 發起Ukraine Appeal 全球募資,透過烏克蘭基督徒醫療團契倉儲、運輸聯絡網分送全境